企业收到税务稽查通知应该怎么应对?

提问人: 金富贵 浏览:282 2025/03/21 17:26

罗诗晴

2025/03/29 13:46
答:1.了解稽查原因和要求:在确认身份后,了解税务稽查的具体原因、目的以及需要准备的资料等。这有助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,并了解可能面临的检查范围。2.准备相关材料:根据稽查要求,整理并准备好相关的财务资料、凭证、合同等文件。确保所有提交的文件都是最新的,并且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。3.配合税务部门工作:在税务稽查过程中,企业应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的工作,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料、接受询问等。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,应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。

林诗霞

2025/03/29 10:54
1、保持沟通畅通 当税务稽查人员到来时,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与稽查人员进行沟通协调。 及时回答问题,提供所需信息,保持沟通的畅通。 在沟通中要保持诚恳、客观的态度,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。
2、如实提供资料 企业应按照税务稽查人员的要求,如实提供相关资料。 不得隐瞒、篡改或销毁资料。 如果对某些资料的真实性或合法性存在疑问,可以及时与税务稽查人员沟通说明情况。
3、认真对待稽查结果 如果在稽查过程中发现问题,企业要认真对待稽查结果,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协商解决方案。 对于确实存在的问题,要及时整改,补缴税款和滞纳金,并吸取教训,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

黄小钰

2025/03/29 10:24

企业收到税务稽查通知时,需冷静应对、系统准备,既要合规配合检查,也要合法维护自身权益。以下是分阶段的详细应对策略:

 一、初步应对:确认稽查性质与范围

1. 核实稽查类型  

    常规稽查:税务局定期抽查(如年度审计),通常按标准流程处理。  

    专项稽查:针对特定行业或问题(如虚开发票、关联交易转移利润),需高度警惕。  

    举报稽查:因内部举报或外部投诉触发,可能涉及内部管理漏洞。  

2. 明确稽查范围  

    要求稽查人员出示《税务检查通知书》及工作证件,确认稽查时间段(如3年内账目)、涉及税种(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)及需提供的资料清单。

 二、关键准备阶段

 1. 内部紧急自查

    比对申报数据:核对税务申报表、财务报表、银行流水是否一致,重点检查:  

      收入是否全部入账(私户收款、第三方平台资金)。  

      成本费用凭证真实性(如大额咨询费、无实际业务的发票)。  

    排查高风险点:  

      关联交易定价是否公允(跨境企业常见风险)。  

      进项税发票是否涉嫌虚开(供应商失联、走逃发票)。  

 2. 资料整理与封存

    分类备查资料:  

      基础资料:营业执照、章程、银行开户证明。  

      业务资料:合同、发票、物流单据、资金流水(需覆盖稽查期间)。  

      税务资料:纳税申报表、完税证明、税收优惠备案文件。  

    避免篡改证据:  

      禁止销毁、修改原始凭证,否则可能构成“妨碍检查”,面临罚款或刑事责任。

 3. 组建应对团队  

    内部团队:财务负责人、法务、业务主管参与,统一对外口径。  

    外部支持:  

      税务师:协助账目梳理,预判风险点。例如咨询华鑫峰集团的注册税务师解决问题。  

      律师:针对可能涉及的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提供法律意见。

 三、稽查过程中的应对策略

 1. 配合与沟通原则

    态度配合,谨慎答复:  

      对稽查人员的询问,回答需基于事实,避免猜测或主观解释(如“可能是业务员操作的”)。  

      不确定的问题可记录后书面回复,避免口头承诺。  

    限制检查范围:  

      若稽查人员超范围调取资料(如与税无关的客户隐私),可依法拒绝并申请复议。

 

 2. 争议问题处理

    证据异议:  

      对稽查局引用的第三方数据(如行业利润率)有异议时,提供同业对比报告或专家证词。  

    程序合规性质疑:  

      如稽查人员未出示证件、未按规定送达文书,可提出程序不合法,申请中止稽查。

 3. 签字确认风险  

    《询问笔录》:逐字核对内容后再签字,注明“仅对本人陈述部分确认”。  

    《税务稽查工作底稿》:若对数据结论有异议,书面说明理由并附证据,拒绝直接签字认可。

 四、稽查结束后的关键行动

 1. 审阅《税务处理决定书》  

    核查补税金额、滞纳金计算依据(如适用税率、时间起止点)。  

    关注是否定性为“偷税”(需满足主观故意、虚假申报等要件),避免不当处罚。

 2. 争议解决途径  

    行政复议:  

      收到决定书60日内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,需提交证据链(如合同、付款记录)。  

    行政诉讼:  

      对复议结果不服,15日内向法院起诉,重点审查证据合法性(如稽查取证程序是否合规)。

 3. 整改与预防  

    补税与信用修复:  

      按时缴纳款项,避免被列入税收“黑名单”(影响贷款、招投标)。  

    内控升级:  

      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系统(如发票电子台账、关联交易文档备查)。  

      定期聘请第三方税务健康检查(每年1次)。

 五、高风险场景应对示例

 场景1:虚开发票嫌疑  

    对策:  

      提供货物运输凭证、仓储记录、资金回流证据链(如对方公司付款账户非关联)。  

      通过《已证实虚开通知单》申诉,证明企业为“善意取得发票”。

 场景2:跨境转移定价调整  

    对策:  

      提交《转让定价同期资料报告》,证明交易符合独立交易原则。  

      申请预约定价安排(APA),与税务局提前达成定价协议。

 六、法律依据与处罚风险

 轻微违规:补税+0.5倍以下罚款(如计算错误)。  

 偷税:补税+0.55倍罚款,甚至刑事责任(《刑法》第201条)。  

 对抗稽查:销毁证据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,责任人最高拘15日。

 总结:三步核心原则

1. 合规底线:不销毁证据,不提供虚假陈述。  

2. 专业护航:税务师与律师全程参与,避免技术性失误。  

3. 长期风控:将稽查应对经验转化为内控规则,降低未来风险。  

 

企业应视税务稽查为优化管理的契机,而非单纯危机。系统化应对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,甚至提升财税合规水平。如公司有合规意向详情可咨询华鑫峰集团财税老师!!!

张叶

2025/03/21 18:37

企业收到税务稽查通知后,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应对‌:

  1. ‌确认通知书的真实性和详细内容‌:首先,确认收到的通知书是由合法的税务机关发出,避免遭受诈骗。详细阅读通知书内容,了解涉及的具体税种、税务问题、欠税金额及滞纳金等信息‌1

  2. ‌核实税务记录并整改‌:根据通知书所指出的税务问题,及时核实公司的税务记录,确认是否存在未申报、少缴或未缴税款的情况。如果发现问题,需尽快进行整改和补缴‌1

  3. ‌与税务机关沟通‌:对通知书内容有疑问或异议时,应及时与发出通知的税务机关沟通,了解具体情况和原因,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。在沟通过程中,保持冷静、客观,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‌1

  4. ‌履行纳税义务‌:根据通知书的要求,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相应的纳税义务,如缴纳欠税及滞纳金等。同时,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,确保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税务问题‌1

  5. ‌配合税务稽查工作‌:在税务稽查期间,企业应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,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,如协助税务机关调查取证、补充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等‌2

  6. 后续处理及合规管理‌:认真对待处理决定,按照要求及时缴纳税款、滞纳金或罚款等。对于稽查中发现的税务问题,认真分析原因,及时进行整改,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,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制度,确保企业的纳税行为合法合规‌